《新界北整體發展計劃》

《施政報告》宣讀在即,土地政策成為最大焦點,近日有風聲指特首擬破天荒推出新界北整體發展大計,可建屋50萬伙、安置120萬人。另一方面,多家地產商向港府獻策覓地,取態積極。在現時氣氛下,土地新政集合天時地利人和,勢有大搞作,料增加房屋供應進程不會受特區政府換屆影響。
特首早已預告,土地開發政策將會是新一份(也是現屆任期最後一份)《施政報告》「最重要一環」,她又形容這份《施政報告》着重「勾劃香港未來藍圖」,難免惹人憧憬。近日坊間消息頻傳,例如擬降低新界祖堂地轉售門檻、釋放濕地緩衝區、在龍鼓灘填海、搬遷貨櫃碼頭等等。
在新界北整體發展宏圖看起來合情合理,因為在新界覓地的大前提繫於基建配套,這難免涉及本地跨區布局;何況新界北與內地前海、河套等地區的跨境基建可謂勢在必行,更加需要集中統籌,方可發揮最大槓桿力量,創造土地發展空間。
當然,傳聞中的新界北大計可能是集合多種招數之「套餐」,包括降低新界祖堂地轉售門檻、釋放濕地緩衝區、加快農地轉換、發展綠化地帶等等,各可提供一定規模的土地供應,彼此又互相配合,湊合起來就有驚人數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