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「納米」單位防守力較弱》

近年香港樓價持續高企,地產商為降低「上車」門檻,住宅單位愈建愈細,令實用面積僅得100多至200餘方呎的「納米」單位湧現。不過,同類物業的樓價在旺市下仍依然難見明顯的升幅,個別市區項目的二手成交,更佔近九成屬蝕讓個案。
位於尖沙咀的匯萃於2015年推出,主打實用面積約210至222方呎的開放式單位。資料顯示,該盤至今共錄約9宗二手買賣登記,其中8宗為貶值個案。包括一個低層戶,以約400萬元登記轉售,持貨期間帳面已蒸發逾70萬元。
該區地產代理指,由於樓價「升唔起」,部分業主都寧願平賣單位,以換購其他物業,現時該盤於市場上有約20多個買賣放盤,當中至少6個叫價較購入價低約2萬至30萬元不等。由於「納米樓」自用需求有限,估計業主除非肯蝕讓,否則難套現。
至於長沙灣AVA 61的單幢盤,單位實用面積最細僅約150方呎,資料顯示,今年錄約16宗二手買賣登記,近半數屬帳面貶值,其餘絕大部分賺幅都不足一成。區內代理表示,該盤現有大約40個買賣放盤,其中有2至3個盤的業主願意蝕使費出貨,包括一個實用面積約150方呎單位,約4年前以347萬元購入,現僅開價348萬元放售。
根據政府文件顯示,現時納米盤的落成量仍未見有大幅減少。如以實用面積少於20平方米,即大約215平方呎的私人住宅落成量來計算,由2016年至2020年底,共有3,249個單位落成,當中2019年的落成量更加高達982個,佔總體私人住宅落成量約7.1%。不過,至2020年底落成量則減少至799個單位。